荣威M7 DMH:既要“大美好”,也要“真智能”
在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里,荣威有过一段被人津津乐道的时刻。2017年,上汽荣威率先推出"互联网汽车"荣威RX5,改变了用户对"车机"的认知。彼时,"会联网的汽车"成为市场记忆点,也让荣威的名字和创新紧密相连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了智能化浪潮,车机大屏不再稀奇,语音交互逐渐普及,曾经属于荣威的那种领先感逐渐被消费者淡忘。
直到今天,荣威M7 DMH的出现,才让人感觉到,这个品牌重新找回了那份久违的感觉。它不再只是把硬件堆砌出来,而是借助新一轮智能化的升级,真正回答了一个行业长久以来的问题:车机和AI,到底怎样才能做到"有用、好用、耐用"?
这一次,荣威选择的切入点并不是简单的智能语音,而是全球首搭"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"。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陌生,但它背后的逻辑却极具突破性。过去的车机交互大多停留在指令层面,用户必须用特定的口令唤醒、下达任务,车机才能完成动作。而荣威M7 DMH要解决的,是让交互从"命令"变成"理解",甚至是"预判"。
所谓"深度思考",并不是一个噱头,而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。它能把用户的模糊语义拆解出来,理解意图并结合场景,进而做出合理回应。比如说,你在车里说了一句"我想眯一会",车机不会再机械地回答"未识别指令",而是能主动帮你调节空调、降低风量、关上车窗,再把声音调低。类似的例子还有"别对着我吹",这种模糊化、口语化的表达,放在以往的系统里几乎不可能精准识别,但M7 DMH却能做到。这背后的价值,在于它不再要求用户适应车机的规则,而是让车机学会适应用户的日常表达。
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识别上,还体现在记忆上。大多数车机都像一个"健忘的助手",每次上车都得从头开始交流。但M7 DMH借助大模型的记忆贯穿能力,已经能把用户的前后需求关联起来。它能记住你曾经提过"最近要减肥",在下次推荐餐厅时主动筛选轻食类餐厅。这种带有"连贯性"的交互,意味着车机正在从冷冰冰的工具,逐渐向一个懂你、记得你的伙伴转变。对很多用户来说,这种变化不是表面的炫技,而是一种实打实的便利。
而在车控领域,这种深度思考也被发挥到极致。传统的语音控制大多停留在"开空调、调温度"这种单一动作,复杂的场景往往要多轮指令才能完成。而M7 DMH支持一句话触发多个动作,比如"帮我哄孩子睡觉",它就会自动联动空调、窗户、风量、音量,再加上哄睡故事一起执行。这样的体验,本质上降低了用户学习成本,把原本"要懂得怎么玩"的系统,变成了"自然就会用"的系统。
最有意思的是,荣威还在M7 DMH里引入了"汽车大师"功能。很多用户买了新车,总要面对一个过程——研究说明书、搞懂功能、记住图标。但这种学习往往伴随着挫败感。而"汽车大师"的出现,让用户可以直接在车内提问,"这个按键是什么?这个功能怎么用?"车机会用最易懂的方式即时解答。它不再是一个机械的执行者,而是一个随时在线的老师。这不仅让新手用户能快速上手,也让"人车关系"发生了质变。
从更大的行业维度来看,荣威M7 DMH的这次智能化升级,释放出的信号并不仅仅是"功能更强",而是"理念更深"。过去几年,很多车企热衷于讲AI、讲大模型,但大多数产品最终停留在"会聊天"的层面。荣威的不同之处在于,它把大模型真正嵌入了用车的核心环节——车控、记忆、学习、场景化执行。这种路径,其实与当年荣威做互联网汽车时的逻辑一脉相承:技术不是为了展示,而是为了落地。
智能化升级的另一条主线,是荣威在"手车互联"上的突破。车机芯片的迭代速度,远远赶不上手机。很多人买车几年后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车机越来越卡,体验跟不上。而M7 DMH选择的方式,是把手机的算力引入车机系统。无论是OPPO、vivo、小米、华为还是苹果,都能在车机里直接映射桌面,实现应用的全量上车。这样一来,用户不需要再为车机"迁就"自己,而是让车机跟随手机一起进化。
更关键的是,这种互联并不是简单的投屏,而是深度融合。手机上的应用不仅能在车机大屏里打开,还能和车端的硬件结合,比如车内麦克风、音响、传感器。你在车里打电话,降噪效果比直接用手机更好;你看视频,画面更大、声音更沉浸。甚至在用大众点评找餐厅时,只需摇一摇手机,目的地就会直接流转到车机地图。这些细节带来的便利,正是用户真正愿意为"智能"买单的理由。
当然,智能化并不是荣威M7 DMH的全部。作为一台混动车型,它依然延续了荣威在DMH混动技术上的优势。第六代DMH超级混动系统,不仅把架构和控制做了大幅升级,还带来了160公里的纯电续航和2050公里的综合续航,这在同级里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指标。能耗控制到2L级,每公里油费不到0.2元,也让它在经济性上有很强的竞争力。再加上核心零部件的终身质保,这让用户在成本和耐用性上都少了后顾之忧。
舒适性方面,M7 DMH同样没有忽视用户需求。慕斯舒压座椅、反重力海绵、多层材质的结合,让长途乘坐更轻松。尤其是全景沙发躺椅,副驾一键折叠后,后排能获得超长腿托和更大角度的视野。这种体验更贴近"家"的氛围,而不仅仅是一台代步工具。再配合AI动态悬挂系统,长途出行不晃、不颠、不晕,把车变成了真正的"移动舒享之家"。
从技术到体验,从理念到执行,荣威M7 DMH展现出的是一种新的姿态。它既延续了荣威的"大美好"愿景,用科技改善出行体验,让家人更舒适,让旅程更安心,也通过"真智能"的升级,重新找回了那个曾经敢于做第一个"互联网汽车"的荣威。
至于价格,8.58万元起的限时美好价,无疑是打动用户的重要一环。荣威M7 DMH的定价策略,显然会瞄准主流混动区间,但借助智能化的差异化竞争力,它有机会让用户觉得"花得值"。在智能汽车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,价格不再是唯一筹码,真正的竞争点,是谁能让用户在用车过程中,持续感受到进化的乐趣与便利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荣威M7 DMH不仅是一款新车,更是一种"重建关系"的尝试。它让车重新变得"懂人",让人重新相信荣威。对用户而言,这是一台能带来便利和舒适的产品;对行业而言,这是荣威给出的一个新的答案:智能化的这一程,不是噱头,而是"真智能"。